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乌骨鸡汤

乌骨鸡汤
乌鸡又称武山鸡、乌骨鸡(Gallus
domesticus),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2

洛川苹果

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洛川苹果甲天下。洛川苹果集中产在渭北黄土高原,以洛川为中心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5

扁豆焖面

汉族面食,扁豆焖面是将细面条蒸熟后备用,将肉丝、扁豆放入油锅内炒至变色,加入适量的水,等扁豆六七分熟时,将蒸好的面条放入锅中一起翻炒,等水分蒸干后盛盘即可食用。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4

陕北大烩菜

陕北大烩菜是陕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风味,其荤素皆备,包罗万象,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陕北传统的大众化饮食。延安街头,中小饭店均有烹售,有的饭馆甚至于干脆直接以“大烩菜”或“烩菜王”命名。
陕北沟峁纵横,水源奇缺,冬季寒冷。冬春之际难见鲜菜,百姓菜碗中就以白菜、洋芋为主。保存白菜的方法就是腌藏。聪慧的陕北妇女烹制的酸白菜熬洋芋,是民间最普遍的吃法,酸味新颖,口味鲜美,风靡一时。
烩三鲜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2

子长马铃薯

子长马铃薯种植始于清末,民间除作副食外,多用于牲畜饲料。民国时期,开始用马铃薯制作粉条(俗称洋芋粉条),但因数量少未有大的发展。建国后,在人民政府大力推广下,马铃薯在子长广为种植。1999年建起了448.6平方米的无菌实验楼—座,良种繁育温室5座,无立柱网棚2座,建成了优良品种的“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对46个品种作适应性对比试验,选出适宜本县推广种植的早大白、津引8号(费鸟瑞它)、克新1号、万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4

甘泉豆腐干

甘泉豆腐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陕西省延安甘泉县的著名的风味小吃。甘泉豆腐干距今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其制作原料和工艺的改良使甘泉豆腐干的营养价值更加丰富,倍受人们喜爱。

特点:
大豆原产中国,栽培历史在五千年以上。《中国大百科全书》说“大豆在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居首位,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还有维生素A、B、C、D,并富含可食用的油脂,故为重要的蛋白质和油料作物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3

甘泉红小豆

陕西省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地东南,为陕北台凹中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风积黄土,上层深厚,具有耕作熟化层、心上层和田质层等,养分含量较高,非常适宜红小豆作物所需各种营养成份,泉年均≥10℃积温平均为3047℃,80%的保证率为2970℃,无霜期150天,完全能够满足豆类作物生产期积温需要,利于红小豆的生长。加之全县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宜于灌溉和人畜饮用,为红小豆生长提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3

牦牛鞭

牦牛鞭始载于《名医别录》,藏医称“仲”,又名牛肾,青海产牦牛鞭为牛科动物牦牛的阴茎及睾丸。根据传统中医“以脏补脏,以类养类”的学说和中医实践,证实牦牛鞭不仅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字体甾体激素、维生素C、A及无机钙、磷、铁的高营养食品,而且因含有睾丸酮等天然甾体激素,可促进雄性生殖器发育和维持其正常功能,更是中老年男性补益肾阳,增进性功能的上乘珍品。但是确切效果有数字化科学待论证。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4

玉树藏药

玉树特产很多,最具特色的有珍贵的藏药材和保健品。据统计,生长在玉树的有上千种藏药材、上百种动物和天然矿物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种类属珍稀品种,形成巨大的资源优势。玉树的藏医药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验方独具特色,以下介绍几种名贵藏药和保健品:
(1)藏药精华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4

西藏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8 浏览 : 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