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沙溪凉茶

“沙溪凉茶”是中华老字号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山“黄潮善堂”生产的传统名药,距今约一百年历史。“沙溪凉茶”对于治疗四时感冒、发热伤寒等病症的居家良药。大凡老广东和老华侨没有不知沙溪凉茶的。沙溪凉茶不但可以治病,也可作为夏季的清凉饮料,具有消暑散热、生津止渴的保健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导滞。用于四时感冒,身倦骨痛,寒热交作,胸膈饱滞,痰凝气喘。
规格: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5

沙栏鸡

沙栏鸡又名三角鸡,也称石岐鸡。主产于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为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因其做成的白切鸡皮薄、肉嫩、油少、色靓而闻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销往港澳地区。
特点:
因其做成的白切鸡皮薄、肉嫩、油少、色靓而闻名。
主要产地:
三角镇位于民众镇民三联围的北部,属西江水冲积而成的沙田水乡地区。明末清初时,从顺德、东莞等地来的移民在此开垦聚居。顺德移民主要聚居的沙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5

鱼肠蒸蛋

鱼肠蒸蛋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把鱼肠去油脂及鱼胆,鱼肝洗净切片,鱼肠剖开,用盐及生粉洗净,切段,滴干水分。鸡蛋打散,加入鱼肝、鱼肠及调味料拌匀,倒入已涂油深碟内。油条切薄片,放在鸡蛋上,隔水蒸十分钟取出,洒上葱粒,赞少许熟油,即可趁热食用。
特点:
此菜略带辛辣,但很有口感,而且令人回味。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4

沙溪扣肉

沙溪扣肉是广东中山沙溪镇所有酒楼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制作的汉族传统名莱,属于粤菜系。这种菜式首先讲究选料,所选猪肉既不太肥也不太瘦,以偏肥的"五花腩"为首选。制作时最花工花时间是漂油,即原大块肉清水煮熟后,用特制的“钉板”把有猪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后加配料腌制再红烧,直至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份变红,然后切件,每件夹一块已熟的粉葛(称葛扣)或香芋(称芋扣)或用青菜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65

沙溪走地鸡

不是吃饲料养大的鸡,以农家所习惯的谷、饭、米、糠喂食的,自然放养的鸡,自然生长的,一般肉比较实,不会象饲料鸡那么难吃。
饲养:
走地鸡多数是农家人自己养的,首先喂饲料和小米喂到大约一斤重,就改用谷子、米糠、叶菜或是放养在田间让它自己吃草的种子或小虫子等等。
营养价值:
走地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产出的鸡蛋品质自然会好一些。而一般养鸡场生产的鸡蛋,也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7

白灼猪肚粉肠

猪肚粉肠的炮制最考验一位厨师的手艺,如果漂水不好又不会烹饪,不仅猪肚粉肠吃起来韧得无法下口,而且猪肚粉肠的臊味难除。当年,沙溪的一位民间厨师对此颇伤脑筋,于是常常琢磨着怎样使猪肚粉肠吃起来更易嚼,味道更香。有一次,他正在煮沙溪人常喝的那种见汤不见米的白粥,由于想得太入神,不知不觉将手中已经漂洗的猪粉肠放进了正在滚烫的清米粥里,等他醒悟过来,那根猪粉肠已经煮熟了。他很懊恼,于是把熟了的猪粉肠扔在一边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2

粉果金吒

中山粉果是中山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为代表。此外还有角仔、叶仔、红枣饼等。粉果以澄面、生粉、水、猪油、精盐拌匀搓皮,以叉烧、瘦肉、冬菇、笋、鲜虾配以生抽、白糖、味粉、蚝油等调味品为馅料,经精心包制而成。
特点:
清香、肉鲜皮脆、味道鲜味。粉果的包制,要求满而不实,形似榄核,摇有声响,而馅料就要细。由于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深爱食家的喜爱。
吃法:
金吒吃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5

五桂山灵芝

五桂山灵芝是广东中山的名贵特产,一般生于阔叶林的树桩上,近年五桂山利用科技对灵芝进行人工培植成功。五桂山灵芝生长于青山绿水之中,具有野生灵芝的功效。性味甘平,功能滋补强壮,宁心安神,镇咳定喘。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急性传染性肝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劳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消化不良等症有特殊的疗效,是名贵的药材。
特产特性
灵芝的大小及形态变化很大,大型个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5

黄圃腊味

黄圃腊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圃腊味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
特点:
黄圃腊味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俱全,为广式腊味之名产。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圃腊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生产情况:
据了解,黄圃镇现有200多家腊味生产企业及配套厂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黄圃腊味已由原来单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5

五桂山红茶

中山特产的五桂山红茶,始种于1977年4月,当时由五桂山白石坳知青场在后山率先种植茶树160亩,取名为五桂山红茶,随后桂南、石鼓、长命水管理区以及各小林场相继开垦土地种植数百亩。1985年镇开垦种植云南大叶茶树60亩,取名为五桂山茶场。1988年是茶叶种植的鼎盛时期,总面积约1100亩,总产量30吨。
现状:
早期各茶场茶叶制作采用人工机械结合,后来五桂山茶场全部实现机械制作茶叶。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7 浏览 : 56

日历

2025年11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