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长兴爆鱼面
陆长兴面馆招牌就是作面,果然下面,煮面就是拿手,细细的龙须面在锅里滚上两下就熟了,用长筷子挑进碗里,再夹上两大块鱼,浇上汤就得了。爆鱼面的鱼味道类似熏鱼,鱼是大鱼,作的很酥,鱼刺也挑的方便,而面呢,吃起来利索,还有一丝丝甜味,漂着葱油。一碗才6块,果然超值。
陆长兴是苏州面馆业中的后起之秀。1992年,受到洋快餐启发的陆氏父子申请注册了“陆长兴”商标,陆长兴由此成为苏州餐饮行业第一块商标。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5
- 梅花糕海棠糕
梅花糕和海棠糕大概是苏州城里长相最漂亮的两种小吃,事先没在网上见过它们的“芳容”,反而让我对这两种花样名字的小吃充满期待。
最正宗的梅花糕在山塘街。踏着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横跨在小河上。梅花糕的小摊子在通贵桥旁边,这个小摊简单而古朴,摊子前“姑苏名产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的字样十分醒目。碰巧一个模子的海棠糕熟了,只见戴白帽子围白围裙的陈老大熟练地将盖着铁板的模具翻了180度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9
- 酱汁肉
酱汁肉相传在200多年前已有应市,当初叫酒焖汁肉,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进而改称为酱汁肉。酱汁肉
苏州酱汁肉,最有名的店铺是陆稿荐熟食店。该店酱汁向选料严格,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确实独具特色。制作的过程是先将新鲜、肥瘦适宜的肋条猪肉,剔去骨头,除掉奶脯,切成方块。接着下锅加水和红米同煮,叫做“红出水”,一般要煮一个小时左右,使肉色鲜艳。然后将肉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4
- 苏州茭白
茭白又名菰、茭瓜、茭笋,系多年水生植物,禾木科。食用部分是其肉质茎,又称茭肉。茭白洁白柔嫩,肉质糯软,甘美可口,风味甚佳,入口清而有韵,无腻滞浊之感。因此,苏州茭白被世人誉为“水生珍蔬”,在唐代以前就名闻全国。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六城门之一的“葑门”即由“菰”引伸而来。《吴郡志》载:“葑,菰根也,今江东有菰田。”“菰草从生,其根盘结,名曰葑。”可见,食用茭白已有三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4
-

- 苏州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是著名的苏州特产之一。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据记载: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苏州有个张志宏献上了四缸莼菜和“莼菜诗”,博得龙颜大喜,敕封张志宏为官,时人讥之为“莼官”,可见莼菜之魅力。“叶青如碧莲,梗紫如紫绶,味滑若奶酥,气清胜兰芳”。这首古诗对莼菜的色、香、味、形以及柔滑的口感作了极妥切的介绍和评价。
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6
-

- 傅家花生
傅家花生,辽宁省昌图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县傅家镇而得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产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网纹清晰、质地饱满,入口香、脆、甜,而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黄曲霉毒素B1等品质特点。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2
- 山雁王酒
昌图山雁酒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昌图关山的经历有莫大的渊源,据传,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一六零八年),努尔哈赤亲征叶赫部(居昌图和开原间),被困昌图关山,屡不得脱,形势危急。一日将晚,百姓献酒,正欲痛饮,忽雁来东南,霞起西北,遥相呼应,蔚为壮观,以为吉兆。乃令遍赏三军,与将士共饮,军心大振,旋破顽敌。后所向披靡,开满清近三百年基业。因念当日献酒有功,因时就势,特赐名“山雁王”,八旗子弟竞相豪饮,“山雁王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1
- 铁皮石斛
石斛,多年生常绿草本,附在树干上。茎直立,丛生,黄绿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槽纹,基部收窄。叶片长椭圆形,近革质,产于茎的上部。夏季开出微带紫红的白花,总状花序。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山崖峭壁的阴面,或者深山密林的老枝松干上,终年受晨露之滋润,采月华之精英。茎入药,微寒、味甘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定志除惊,轻身延年。”被《神农本草经》称之为救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1
- 大陈黄鱼
特定品质
黄花鱼是大、小黄花鱼的统称、俗名,其学名为大黄鱼、小黄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中的佼佼者,我国重要的经济食用鱼种。大黄鱼通体黄色,与小黄鱼的主要区别:鳞较小、背鳍与侧线有鳞8~9行、鳔腹分枝的下分枝中前小枝与后小枝等长,脊椎骨一般为26个。大黄鱼一般体长300~400毫米,体重400~800克,最大750毫米长、4公斤重。大黄鱼是结群性近海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小黄鱼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2
- 黄腹角雉
三明明溪县凭借“鸟类大熊猫”——黄腹角雉的种群数量占全国数量的10%等的优势,赢得了又一张“国字号”金名片——“中国黄腹角雉之乡”。
近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下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关于授予福建省明溪县“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的决定》,明溪由此成了福建省第一批以野生动物物种来命名的两个县之一,在三明则是第一个。这是明溪继2004年荣获以国宝级植物红豆杉命名的“中国红豆杉之乡”之后的又一张金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0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