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护菠萝
汕尾上护菠萝是广东汕尾陆河有名的土特产之一,以果大,肉脆、清甜为著称。未剥其皮先闻其香,肉质腊黄,蜜味四溢。
特产特征:
菠萝果顶有冠芽,性喜温暖。有的略呈倒圆锥型,肉质比普通菠萝细腻得多,基本没涩味,水分充足。菠萝果形美观,汁多味甜,有特殊香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
特产营养:
菠萝营养丰富,其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C、蛋白质分解酵素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59
-

- 坑螺
坑螺,是陆河县山区有名的土特产。其形体稍长,尾尖、壳硬、暗褐色,活像一个园椎体。其嘴亦为腹,腹足异常发达,生活在深山小溪之中,昼伏夜出,喜爱水源洁净之处。平时吸附在水中的石缝或石块上,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料。一般个体略比手尾指大小,便可捡而煮食,大者有如拇指。
坑螺,是营养丰富的风味美食。其肉质十分嫩滑,味道极其鲜美,富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因其生活在深山泉涧里,水质纯净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2
-

- 鸟梨
汕尾鸟梨,又名糖梨,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稀有果品土特产。腌制后,清热解暑,消食化滞,是市场畅销佳品。
特产特点:
潮州的鸟梨,是别处所没有的。它颗实很小,略似枇杷,大的像个乒乓球。鸟梨味酸涩,不能生吃,但这种梨却为鸟瞰所喜欢啄食,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故称为鸟梨。潮州有一种特殊的制法,可以使这种不能入口的果子,变成十分可口的佳果。鸟梨,一般是把它用水洗净,再放进锅中煮一下(但不能煮得太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1
-

- 米花糕
汕尾米花糕,是汕尾土特产,又称米米呈。
特产特点:
味道软硬适中,色、香、味俱佳,香脆爽口、清甜无比,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风味小食。米花糕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米干米呈、小米米呈、普米米呈等。
特产分类:
米米呈(米花糕)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米干米呈”。它是用精白糯米蒸熟,倒入竹制“大模”用湿布覆严实,三朝(即三日)打开,手抹花生油一小把一小把地将成团的糯米饭擦散成粒(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1
-

- 梅菜
梅菜是广东(梅州、惠州)的特产,惠州又称为“惠州贡菜”。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梅菜有三种:菜芯、菜片和粗叶,味道清甜爽脆。其中菜芯以芯嫩,色黄,味香为上品,它不但可以做菜,同时又有消暑解热之功效。因此,在炎热的暑天或蔬菜青黄不接的季节,人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2
-

- 梅菜东坡肉
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名厨赴杭州西湖学艺,学成后苏东坡请他们仿杭州东坡扣肉,用惠州传统特产梅菜烹制成“梅菜东坡肉”,爽而不腻,果然美味可口,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肥肉营养分析:
肥肉中的脑磷脂与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健脑补脑物质。肥肉能强身健体,没有脂肪食物,人体内必须的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就无法吸收和利用。
肥肉是一种抗癌食品。肥肉中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0
-

- 客家风味面线
客家风味面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小吃,属于粤菜系。
菜品特色:
把面线放煮水中焯熟,捞起过冷水,放入冻上汤内浸片刻,然后沥干。虾仁洗净,去肠,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香,半肥瘦猪肉切丝,用腌肉料拌匀,然后泡油,冬菇浸软,切丝,用少许油、生抽拌腌,芽菜洗净,韭菜洗净,切段。烧热油三汤匙,爆炒冬菇、猪肉、虾仁和虾米,下调味料和面线大火兜炒,跟着下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58
-

- 鱼蓉豆腐煲
鱼蓉豆腐煲是一道广东省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客家菜。
制作特点:
此菜将鲮鱼滑打至起胶,酿入豆腐块中,用鸡汤炖煮至熟,然后放入粉丝煮软而成。
菜品特色:
此菜荤素搭配得宜,营养丰富,清爽而不油腻,趁着热气腾腾时吃,鱼滑和豆腐集鲜美嫩滑为一体,别有一番滋味。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58
-

- 客家娘酒
客家酿酒又称“滗酒”或“扒酒”,客家人习惯叫扒酒。是把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红菊、黄精、首乌、红枣、米酒发泡一个多月的时间酿出来的酒。 按照以前客家人的风俗,客家酿酒只有在妇女生小孩、产后在家坐月子的时侯或春节期间才能尝得到。特别是妇女产后在家坐月子时必然会有酿好的酒,而且把酿酒后的酒渣(又称酒糟或糟麻)留下来分派给邻居亲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1
-

- 惠州竹编
竹编艺术为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惠州竹编工艺品多见于桥东新民街晒布场的竹器手工业以及城郊个体生产者。解放前,晒布场已形成以生产竹器用具为主的专业街,有30多户人家独立经营竹器业。主要产品有竹台、竹椅、竹床、竹箩、竹篷、竹扫等生活用品和竹制工艺品。
解放后,1954年成立竹器生产合作社,社址设于新民街,有职工30—40人;1956年成立竹器社,职工300多人;1956年合并为惠州市竹器厂。1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0 浏览 : 60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