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香鱼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雁荡香鱼,自古被称为“雁山五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为贡品。香鱼,属鱼纲香鱼科,为溯河性中小型鱼类。成鱼长15至20厘米,重60至120克,体长侧扁,头小嘴尖,背部灰黑,腹部银白。香鱼的背脊上有一条香脂腔道,能发香味,故而得名。香鱼常栖息在水浅、质瘦、温低的通海溪涧中,刮食石上苔藓为生。
因肉质细嫩多脂,鲜香美味,独具风韵,被国际烹饪界、旅游界、垂钓界誉为“淡水鱼之王”。雁荡蒲溪湾、松波溪、筋竹涧和芙蓉黄金溪都盛产香鱼,尤其以大荆石门潭的香鱼品质为佳。香鱼多细剌,不宜鲜食,多熏制成干,色如黄金,味极清香,俗名“香鱼干”,久藏不坏,据说“可携千里”。
历史文化
清朝劳大舆《瓯江逸志》说:“(香鱼)鳞细而不腥,春初生,月长一寸,至冬月,长盈尺,则赴潮际生子,生己即槁。惟雁山溪涧有之,他处无有也。一名记月鱼。”雁山五珍除雁山茶外,其余四物均列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初版的《辞源》条目。程浩《昭明禅寺碑》诗:“劫灰不觉经千载,片石应教傲五珍。”
雁荡香鱼,闻名遐迩,至今留有不少轶闻。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梁章矩解印后,以七旬晋四高龄遍游雁荡山时,闻香鱼之名,久寻不得。乐清县令蔡子树亲为导游时,深知梁翁想念香鱼,设法觅得香鱼干,送到温州献给这位父亲的恩师,并呈诗两首。诗生动地描述了雁荡香鱼的俗名、生长情况、捕捉和焙制方法以及色、香、味、形等特点。老太师喜得香鱼,喜读咏物诗,称之为“清新可喜”,将诗收录于其所著的《雁荡诗话》中。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上一篇:马蹄松
下一篇: 花椰菜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