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茶干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大通茶干是安徽铜陵大通镇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它形方如牌、体薄如纸,色艳味浓,鲜美耐嚼,饮茶待客馈亲赠友皆宜。 大通茶干,明朝就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大通镇系通往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必经之路,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过大通茶干,从此,大通茶干的身价更是扶摇直上了。
特点:
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
做法
大通茶干,是根据徽菜特色研制出来的,系采用铜陵县汀洲盛产的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淘洗、磨浆、煮浆、点卤、裹压等3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每块茶干的白坯都要用白布包好,上压板压紧,经8—10小时后出板,然后再放进由冬菇、八角、甘草、冰糖以及虾籽酱油等原料配制的卤汁里浸泡,再煮上8—10小时后捞出,沥干水份再拌上麻油而成。大通茶干品种有火腿、蒲包、十香、双味等10多个品种。
当年,大通镇上有10多家水作坊都生产茶干,但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要数“吉昌酱园”。吉昌酱园生产的茶干在“压裹”这道工序时,在干坯的上下面各放置一块如铜钱般大小的铜印模,茶干压制出板后,一面呈现出“大通茶干”、一面呈现出“吉昌酱园”的字样。很多茶干作坊(当时称水作坊)也各有各的限制,如“隆昌”、“兴圆”、“生园”等,因受当时生产条件的限制,不论是磨黄豆,做豆腐,做茶干等都系手工操作,一般的作坊每天只能生产出2000块左右因货真价实,购买者甚众,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但为了防止投机钻营,当时家家户户都相互约定:一块铜板可购两块茶干、每人限购50块,超过部分按一块铜块一块茶干计价,和现在的批发的越多价格越便宜的优惠政策完全相反。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上一篇:奉化曲毫茶
下一篇: 油炸毛豆腐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