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鱼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琴鱼,琴鱼产于泾县的琴溪河,并因此而得名,远在唐、宋时已是名贵珍奇的特产。是一种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是名贵的小型鱼类,其形状颇为奇特。鱼体细长,短小,一般长约5厘米,前部略呈圆头柱状,后部略侧扁。口出龙须,嘴宽,形似龙首蛇尾,重唇四鳃,槎头秃尾,鳍下尾曲。4~6月产卵,一次产卵数百,产后母鱼守护在鱼卵附近,直到仔鱼孵出为止。人们用竹编的“笼”、“简”具来张捕琴鱼。琴鱼的时令性、地方性比较强,令人惊奇的是,每年的农历三月,此鱼只能在琴高溪水中一段地方可以捕得,逾期异地皆不可得,别处也不见踪影,故在当地有“三月三,琴鱼出”之说。
食材特点:琴鱼干,是一种罕见的小鱼干,为泾县独有的著名特产。这种鱼干一般不作食用,多用来泡水代茶饮,故有“琴鱼茶”之称。琴鱼长不过寸,口生龙须,重唇四腮,鳍乍尾曲,嘴宽体奇,龙首鹭目,味极鲜美。饮用时,将琴鱼干放入杯中,冲入开水,鱼干上下游动,栩栩如生,似活鱼跃于杯中;入口则觉清香醇和,沁人心脾;喝罢茶汤,再将琴鱼吃在口里细 品,鲜、香、咸、甜,别具风味。
历史文化
宋代诗人梅尧臣赋《琴鱼》诗一首,诗中曰:大鱼人骑天上去,留得小鱼来按觞。吾物五乡不须念,大官常馔有肥羊。
宋欧阳修《和梅公仪琴鱼》诗,其中有“淡鳞佳味自可爱”句,对琴鱼的美味,备加称赞。据史志记载,历代王朝,都把琴鱼列为“贡品”,当地百姓岁岁都要捞制琴鱼送入官府。琴鱼产于泾县琴溪河中,相传历史上的赵国隐士琴高,曾在这小溪河畔的狮子山修仙炼丹,常将丹渣倒于山下溪水中,不知丹渣是吸了天地之灵气,还是纳了日月之精华,丹渣竟幻化成一条条小鱼。据说午夜子时,小鱼游动的潺潺溪水中不时溢出阵阵的琴声,悠扬悦耳,这可能是琴鱼在弹琴作乐吧。一日,琴高“修炼道成,控鲤上升”。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取名“琴溪”;溪中小鱼则称为“琴鱼”。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上一篇:徽州饼
下一篇: 民权细毛羊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