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佛茶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九华佛茶,为历史名茶。历史上称闵园茶、黄石溪茶,现统称九华佛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及九华山山脉南北邻近地域。主产区位于下闵园、黄石溪、庙前等地,这里的茶场海拔高度近千米,群峰相拥,松竹成林,飞泉润谷,芳草吐香。
历史文化
据明代嘉清《池州府志》和《九华山志》记载,相传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来九华山创建茅庵。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以后,九华山佛教开始兴起。把唐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所载,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为新罗僧人金乔觉,世称“金地藏”。他于唐开元末(约719)渡海来华,至九子山(今九华山)中,宴然独坐,苦行
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并且,他还从新罗带来茶种,在九华山种植、繁衍。据《九华山志》记载,九华山茶中的“金地茶”即金地藏“自西域(误,应为新罗)携来”之种。 随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山上各大丛林寺院都有各自的庄田,寺院的僧尼过着农禅结合的生活,他们在佛事之余,从事农业生产,如种茶、种稻、种菜。其中,种茶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作,所产茶叶用于供佛、自用、和待客,除精心招待饮食外,每日还提供“三茶两点”。茶与佛事互相促进,香客品茶能领悟禅机、参悟佛理,僧尼参禅可饮茶以提神,藉茶以清修。
建国以后,经过土地革命,九华山寺院庄田绝大部分被分给农民,僧尼仍按农民标准分得土地和山林,他们依旧继续着传统的种茶饮的生活。 1962年统计,全山寺院有茶地40亩,1997年,前山寺院有茶地56亩,后山有茶地、山场近400亩。至今,九华山各大丛林寺院仍保留有自己的茶园。故而,九华山茶事始于佛教,在九华山茶文化与佛教 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渊缘。九华山茶事后渐发展为僧俗共事茶业的局面。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上一篇:地藏黄精
下一篇: 茶枕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