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皮条鳝鱼

皮条鳝是湖北沙市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鄂菜,己有数百年历史。鳝鱼味美,且有药用价值。《名医别录》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皮条鳝鱼剔除老骨后切成长条,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以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制法是,用两道不同温度的油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色泽金黄,外酥内嫩。沙市好公道酒楼(已拆)、汉口云鹤酒楼、老大兴园酒楼和老会宾酒楼烹制的皮条鳝鱼都很考究。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8

甜酸独蒜

甜酸独蒜原称“糖蒜”,系湖北沙市地方名产之一,享有“荆州酱菜之冠”的美誉。制品白色微黄,晶莹透亮,颗粒锥圆,大小一致,甜酸适口,微咸,质地清脆,香气独特。春天的新蒜,去外皮,仅留下一两层嫩皮,洗净后用淡盐水泡上半天到一天。把浸入盐水中的蒜捞出,一边沥干水分,一边放入坛子里(四川的泡菜坛子就好),再加绵白糖--5斤蒜大均需要1斤半白糖。再加清水,不用在坛子里乱搅和,让糖安静地融化。加水密封坛子,放在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4

风味小吃——蟠龙卷切

相传嘉靖进京前,皇族早有明争暗斗。章太后迫于政势,密诏颁达了三位亲王,并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朱厚聪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有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也没做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4

黑米

黑米为黑稻加工产品,属于糯米类,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湖北荆门当地的黑米稻粒外观长椭圆形,稻壳灰褐色,粒型有籼、粳两种,粒质分糯性和非糯性两类。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营养丰富,食、药用价值高,除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和酿酒,素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
营养成分:1.黑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1

旧口砂梨

旧口砂梨为主产于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的一种砂梨。在旧口已有近30年种植历史,是旧口镇的支柱农产品之一,“旧口牌“砂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理产品认证品牌,旧口镇现种的砂梨品牌主要有黄花、湘南以及华梨等。
食材功效:润肺,清心,止热咳,消痰水。生梨用为化痰止咳药。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生梨一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烛水服。大生梨1个,切去盖,挖去心,加入川贝母3克,仍旧盖上,以竹签扦定,放碗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5

高粱秸秆工艺

高粱秸秆工艺是一种汉族特有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于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始于清末民初,作品以矿区周边井陉部分农村农民种植的高粱秸杆为原材料,其创作手段完全采取手工手法进行,即使用“选、剪、削、雕、刻、咬合、粘”等综合工艺流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器具有自制刀、剪、钳、锉、小电锯(自制)、黏合剂等,其作品工艺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形象逼真、纯朴自然,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能和民间特色。作品类别有花、鸟、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6

宜春茶片

茶片这个名是老家音译,我在所有的书本上都没有找到这种果的名称。茶片,产自中国"油茶之乡"江西宜春,生长在茶树上的一种果实,还有一种圆型的果实称为茶泡。这种茶不是用来泡茶喝,而是用它的种子来榨油。而茶片就是生长于茶树上,只有春天发新芽时,茶片也随着天气的变暧开始成熟,到清明节时可以食用。茶在我国野茶油已有2300年以上的食用历史,早在3000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明朝医药学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7

水煮肉

准备原料:  (1):牛肉或猪肉(喜欢的话鱼肉罐头也可以)(2):青蒜两根(个人感觉放不放区别不大)(3):青菜(生菜或豆芽或者等等..)(4):辣椒和花椒(5):加工原料—青菜切段(感觉生菜撕着比较好吃)、青蒜切马耳形(就是斜切)(6):肉切片,做这道菜的肉片可以不用切得太薄,这样吃起来会很过瘾,切下来的牛肉片,加上水淀粉、一小勺盐和料酒,可以放一点点老抽(用来上色的),淀粉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48

老表土鸡汤

老表土鸡汤是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赣菜系袁州菜一支。因其肉质鲜嫩,鲜香爽口兼具滋补养身的神奇功效而被列入“十大赣菜”之一。老表土鸡汤的主料土鸡为袁州当地特产袁州土鸡。相传此菜于朱元璋有关。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4

宜春扎粉

许多去过宜春的人都吃过,南方富庶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有将富余的米做成米粉的传统。较之云南的过桥米线、广西的桂林米粉、两湖和广东的宽粉、福建的细粉,江西的米粉自有其一番天地。
晚米收割上来之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这样也方便了携带。干的米粉煮后沥干变成湿的米粉,就可以开始了第二轮的加工,而炒扎粉最为风行。
炒扎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22 浏览 : 51

日历

2025年11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