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鸡棕

更新于: 2024-06-18分类: 小吃 阅读: 66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鸡棕

简介

鸡棕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又名鸡脚蘑菇、伞把菇、蚁棕、斗鸡公等。在我国以云南省出产最多,最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也有出产。主产于云贵高原,生长在海拔900-2000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其肉质细嫩,气味浓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脆,香,嫩,细,鲜,甜,美的特点,是一种天然的山珍野菌。
鸡棕产季为每年的6至9月,其中7,8两月是鸡棕出土的旺盛季节,因为鸡棕在雷雨过后会形成“出土”的高潮,所以寻鸡棕很讲究时机,即时采而烹食,其味最佳。
雨过天晴,鸡棕破土而出,形如钝锥,一两天后形体陡长,形如伞盖,呈棕灰色,其肉肥硕,质细丝白,菌盖初期呈圆锥形,似斗笠中央部分有显著的乳头状突起,呈深褐色,周围呈淡黑色,边缘呈灰褐色,有辐射状裂纹。

历史文化

清代乾隆时的大学问家赵翼随军入滇,吃了鸡棕后大为赞叹,记之曰:“老饕惊叹得未有,异哉此鸡是何族?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鸡棕之名,由此而传。
清人曹树翘在《滇南杂志》中描述道:“土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优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庄子》里“鸡菌不知晦朔”之言,就已说明我国早在两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食用鸡棕,并已写进了书中。
《本草纲目》中也曾有鸡棕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的记载。
据传,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最爱吃云南的鸡棕,每年都要由驿站飞骑传递进京,熹宗只舍得分少许给宠妃和独揽大权、称为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连正宫娘娘张皇后也都无福品尝。
在滇中的历朝文人史官,对鸡棕的吟咏记载甚多,其中,尤以清人贾杰《鸡棕》诗最为形象:至味常无种,轮菌雪作肤。茎从新雨茁。香自晚春腴,嫩鲜头番秀,肥抽九节蒲。秋风菁菜客,食品列兹无。
古书中写道:“鸡棕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

做法

鸡棕吃法很多,无论炒食,清蒸,做汤皆宜。当地通常的吃法是:鲜鸡棕炒火腿配以鲜辣椒鲜花椒大蒜及鲜鸡棕煲汤。鸡棕经过晾晒、盐渍或植物油煎制而成干鸡棕、腌鸡棕或油鸡棕(在鸡棕上市最多的时候,大量购买回来,洗净稍晾干后拌以辣椒,花椒,盐,用香油将鸡棕炸成鸡棕油),可以贮存较长时间,以备常年食用,食之仍有鸡棕的特殊风味。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云南春卷

下一篇: 云南白药

小吃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日历

2025年05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