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黄连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石柱黄连,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特产,其根条肥壮,质地坚实,肉色红黄,过去多为朝廷贡品,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之药效。因产产于该县黄水森林公园,也称“黄水黄莲”。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药材商品为“味连”,系常用名贵中药,石柱县是黄莲的原始产区、中国黄莲之乡,所产因品质优良,被确定为“国药”“地道黄莲”。
石柱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味连),采用搭棚荫蔽栽培,立夏采种,秋季播种(苗期两年),春季移栽,五年后秋季采挖,抖掉泥沙,剪除须根、茎叶,土炕柴火干燥,竹笼脱毛,撞去残留须根及泥沙,除去杂质即为成品。
产品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故俗称“鸡爪连”,药材商品为“味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细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干。上部多残留褐色鳞片,顶部常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产品主含小檗碱(黄连素),另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棕榈碱、巴马亭碱等多种生物碱,尚含黄柏酮、黄柏内酯。性寒,味苦。入心、肝、胆、脾、胃、大肠六经。
历史文化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盛产名贵中药材黄连,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742年(唐天宝元年),石柱“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公元10-13世纪(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忠州领五县:临江、丰都、垫江、南宾、桂溪,土产苦药子、黄连……”。时州领五县,唯南宾(今石柱)县产黄连。约1360年(元末明初)开始人工栽培始[2]。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石柱厅志》记:“药味广产,黄连尤多,贾客往来,络绎不绝”。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石柱黄连年产量即达4000担。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中国银行所编《四川省之药材》记:“味连,只有家种,专产石柱”。1959年《四川医学院学报》之《黄连史》曰:“峨眉、洪雅野生品种驰名天下,石柱栽培品种品质优良,产量甲全国”。1989年在首届中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上,石柱黄连被确认为道地黄连。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上一篇:临涣棒棒茶
下一篇: 石柱长毛兔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