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肉血肠
具有独特风味的白肉血肠,驰誉吉林食苑已有长久历史。这道菜的风味特点是:白肉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味美异香,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松软鲜嫩,血肠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佐料五味俱全,冬用不冷,夏用不热,脍炙人口。血肠有清有混,是由沙仁、桂皮、紫蔻等10多种配料灌制而成。食用时用韭菜花酱、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虾油、香油等为佐料,别具风味,备受欢迎。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205
-
- 长寿薄脆
长寿薄脆是重庆市长寿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食品。2008年10月,长寿薄脆制作工艺入选长寿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将长寿薄脆发扬光大,长寿区已将薄脆制作进行工艺改进,机器生产提高了效益,再辅以人工精准把握火候;配制出蛋香、葱香、柠檬、椒盐等多种适合现代人的大众口味。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329
-
- 灌肠
灌肠是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是北京人喜爱的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256
-
- 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北京汉族特色小吃,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卤煮火烧的。卤煮火烧是老北京纯粹的东西,土生土长,比京剧还要纯粹。最初的卤煮出自于宫廷的“苏造肉。”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332
-
- 重庆怪味胡豆
重庆怪味胡豆具有特有的工艺、独有的风味,集麻、辣、甜、咸、鲜、酥为一体,堪称一绝。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222
-
- 褡裢火烧
褡裢火烧是一种北京常见食品,用面片装入馅,两面折上,另两面不封口,放入油锅煎熟,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因其长型,有时对折。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其口味类似锅贴,但形状不同。褡裢火烧与天津的锅贴较为相似,但馅料和制作方法上不同。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241
-
- 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因产于重庆江津区而得名,是重庆市的著名特产之一。以优质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动植物油、饴糖、玫瑰糖等为原料,经10余道工序精工制成。产品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等功效。江津米花糖历史悠久,销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昆明、新疆等234个城市,还远销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305
-
- 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是有名的京味小吃,其有着老北京十三绝的称号,也是北京小吃中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332
-
- 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重庆市地方名产之一。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马博展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
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369
-
- 豌豆黄儿
豌豆黄儿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代宫廷的豌豆黄儿,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黄儿有两种,一种是北海公园仿膳制作的所谓宫廷小吃。另一种则是走街串巷的小贩出售的制作较粗糙的豌豆黄儿,这两种小吃都叫豌豆黄儿,但用作者 : 韩俊 时间 : 2024-06-17 浏览 : 144
日历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