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江细甲鱼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五月亭江散绿波,瀑口潜穴细鳞多,纷飞溯浪龙门跃,栉比随群出十河,紫姜佐料调银匙,红椒合脍讶馐罗,杨村酬客无兼味,且听当垆献酒歌”。这是县中山涧特产一种细甲鱼的赞美。什邡旧志记叙:“山产细鳞鱼,不亚于丙穴、黄河味,背鳞黑,肤理似玉,身脂腴厚,肉极鲜美”。调查了解,此鱼群一般产于红白、三河至高景关口一带石亭江上源的河道中,春秋散子,繁殖于岩穴深水中,细鳞呈黑色,肉质厚,食无泥土味,其形态均与产于羌江、大渡河的名品“丙穴鱼”相似,一般重1.5至3斤者,间亦有5斤的。过去入山峡谷幽深,凡澄潭汇流的岩壑下,鱼群潆洄,当时只有崎岖小径,可通来往,从今红白乡的观音岩起,到高景关外,原大安王庙前,凡深水区,均可见此类鱼群,产量颇丰,而山中梅子林瀑水落差处,每适桃花水发汛期,当阳光灿烂日,银涛飞溅,可见鱼群溯水上游,乘水上跃,构成奇观,故土人有“小龙门”的称谓,盖当时山内人烟稀少,鱼群生活在怡然无害的自然环境中,遨游欢畅,繁殖也顺乎自然。今则因开山筑路,厂矿大兴,江水污染,加之强行捕捞或施以钉伐性手段,细甲鱼的繁殖已越来越少。原先以售细甲鱼鱼具乡土风情的古杨村镇,也衰落了。这古杨村镇,即今日朱家桥村,为汉代古村落,处李冰开瀑口的高景关外,后因水患频仍,乃迁移至猴子桥,燕子林等处,逐步下移,最后移至街子场、永兴场,即今天洛水镇这一片地区,一直到1949年,高景雄关仍踞于入山口,而江中的游鱼尚繁盛,亭江细甲鱼这个特产,也为人津津乐道。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上一篇:什邡板鸭
下一篇: 什邡红白茶
日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热菜
凉菜
汤粥
主食
小吃
甜品
烘培
自制食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