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临涣酱包瓜

更新于: 2024-06-22分类: 小吃 阅读: 52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临涣酱包瓜

简介

酱包瓜,是临涣的传统名产,历史悠久,入冬后万木萧瑟,须备过冬之食,淮北先民摸索了用粮食、肉类、蔬菜加盐泡制各种酱菜的方式,有“淮海炊烟起,万户酱菜香,深秋备酱菜,瑞雪度春荒”之说,而临涣酱包瓜尤负盛名。
临涣包瓜原名女儿瓜,春季播种,古历七月成熟。鲜瓜华润丰满,呈青黄色。采摘后选1-1.5市斤丰满滑润、老嫩适中的鲜瓜,切盖去瓤,不过夜,入缸初腌。日晒夜露30余天后复酱(一层瓜一层甜酱),培40天后制作成琥珀色瓜壳,再将酱杏仁、酱花生仁、酱黄瓜、酱品兰、酱苔子、酱生姜、酱培瓜以及石花菜、鹿角、陈皮、咸豆角等十余种优酱菜切碎成芯,装入酱培的瓜壳内,捆扎成原鲜培瓜型,故称包瓜。其产品色泽光亮,脆嫩清香,入口清爽,咸甜适度,酱味浓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南北皆宜。可作家常素菜和配菜之用,荤食素食均宜配用。吃时加点麻油,味道更佳。

历史文化

临涣酱包瓜起源于清咸丰七年——光绪初年(1857年)。南京人潘孝武见临涣出产一种形如鼓,光滑圆溜的菜瓜,肉厚瓤少,生食又厚又硬,知是制作酱菜的好原料,于是在此设“元昌斋”酱园,大种包瓜,泡制咸菜。潘氏酱瓜,香爽,鲜脆,甜嫩,酸辣俱全,酱味浓郁,别具风味,风行国内。
清朝诗人题诗赞曰:“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乡人”。参加过淮海战役的领导和战士吃过酱包瓜后,也作诗曰:“大雪落淮海,炮弹伴雪下,雪地用饭食,馍馍就包瓜。”建国后,濉溪县一度成立临涣酱品厂,扩大生产,酱包瓜在华东地区被誉为“菜中菜”,畅销京沪,还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南雄烟叶

下一篇: 双堆面鱼

小吃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日历

2025年11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