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杜浔酥糖

更新于: 2024-06-23分类: 小吃 阅读: 51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杜浔酥糖

简介

杜浔酥糖,又名漳浦酥糖,是福建漳州市的一种汉族传统甜点。因产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杜浔镇而得名。主要原料是花生仁、蔗糖、麦芽糖、猪粽头肉等,口味酥脆,工艺是炒、熬、煮。

历史文化

“杜浔酥糖”起源于大约2500年前的“花生糖”,那时的中国正处于著名的战国时代,战火连连,于是许多富余人家躲避战火之前,将白砂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凝固后切成不规则的小块带在身上充当补充能量的干粮,也就是最早的“花生糖”。
1279年,南宋末年赵宋皇族后裔赵若和(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的第十世孙)流亡避难于福建漳浦,在漳浦修建赵家堡,隐赵姓改黄姓,开始了隐居生活。赵氏皇族因为长途跋涉,需要高能量的干粮,于是不经意将宫廷中传统制作酥糖的工艺带到了福建漳浦。这种宫廷酥糖,运用精选的香酥花生、白砂糖、土猪油、葱头为主料,经一拣、二炒、三熬、四煮、五凝、六切等古法手工流程,制作出的酥糖,有着“酥、脆、香、甜”的特点。
清康熙年间,漳浦人蔡世远以及其侄蔡新相继成为乾隆、嘉庆两代的帝师。蔡新奉命入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讲读,并授翰林院侍讲,在朝任职50年,历任吏、礼、兵、刑、工等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叔侄二人在职均非常爱吃家乡的酥糖,常托人从漳浦杜浔镇捎带酥糖进京,以此特产馈赠官员好友。乾隆皇帝嘴钻胃刁,只见酥糖呈金黄色,花生粒粒饱满,猪油葱香扑鼻,一咬香脆可口,回味无穷,对杜浔酥糖可谓赞不绝口。杜浔酥糖渐渐地受到官员和皇族地追捧,风靡京城,成为茶点佳品。经帝师蔡新的推荐,嘉庆皇帝后来命宫中御厨仿制杜浔酥糖,改进工艺,成就了后来同样著名的“北京酥糖”。
1000年来,漳浦一带的传统酥糖制作一代代传承下来;尤其近100多年来,漳浦的“杜浔酥糖”因口感香脆而红极一时,成为地方特产,远销海内外市场,被当时西方人誉为“东方巧克力”。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乌石荔枝

下一篇: 盘陀金萱茶

小吃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日历

2025年11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