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奈寻味美食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宜兴紫砂

更新于: 2024-06-24分类: 小吃 阅读: 43

 

生活中的美食,如同繁星点点,每一道都藏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道特色美食的世界,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有趣故事,又藏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简介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盛于明清。1976年,在宜兴陶瓷产区道窑建设工程中,发现羊角山古紫砂陶窑址和大量早期紫砂陶残器,根据专家鉴定,这处古窑的烧造年代在北宋中期。到了元朝,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二十世纪初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10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仍高达二百二十多万件。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砂锅、人物雕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用紫砂茶壶泡茶不变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持握不烫手,使用年代越久,色泽越发光润。宜兴紫砂陶是采用一种不同于红色粘土的天然五色陶土--紫砂泥。基本颜色有朱、紫、米黄三种。泥中含有石英、高岭土、云母、赤铁等矿物质和各种氧化物。在撮氏一千二百度左右的高温中烧制时,随着温度的变化,砂泥的颜色也随着变化,呈现出黄如梨皮,褐如墨菊,绿如松柏,赤如红枫,紫如葡萄,以及白砂、海棠红、朱砂紫等色。“紫砂百寿瓶”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
宜兴紫砂质量技术要求
一、主要原料
1.产地范围内开采的紫砂矿,主要分紫泥、红泥、本山绿泥三种,外观为紫红色、红色、黄色、浅紫色、绿色、青灰色或黑色。
2.原料化学成分指标:
原料名称
化学成分指标
烧失量
名称
≧(%)
名称
≦(%)
≦(%)
紫砂土
Al2O3
SiO2
Fe2O3
20.0
55.0
9.1
CaO
MgO
0.5
0.6
7.5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原料选取→自然风化→精练泥料→制作成型→烧制→成品→检验→包装。
2.关键工艺要点:
(1)原料加工:原料开采后风化≥180天,细碎后按不同产品过筛(筛孔尺寸0.106mm至1.700mm)目。过筛原料加水混和至含水量达20%至25%,自然状态下练制坯泥。练好的坯泥在封闭条件下自然旋转陈腐90天以后再次进行练泥。
(2)成型:通过拍打、拉坯、雕塑等手工工艺成型。
(3)装饰:在半湿状态下采用雕、刻、堆、画、贴、捏等手工工艺。
(4)烧制:
①烘坯:从室温升至200℃,时间控制2小时至3小时;
②收缩:从200℃升至950℃,时间控制在3小时;
③氧化烧成:从950℃升至最高烧成温度(1050℃至1200℃),时间控制在2小时至3小时;
④保温:保持最高烧成温度0.5小时;
⑤冷却:自然冷却12小时。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产品呈紫红色、红色、黄色、浅紫色、绿色、青灰色或黑色等颜色,外表细腻,有砂质感。
2.理化指标:
(1)产品铁含量≥9.1%。
(2)开口气孔率3%至12%,闭口气孔率1%至10%,具有典型的双气孔特征。
(3)吸水率:2.5%至6.0%。
(4)抗热震性:180℃至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这道美食的讲解就到这儿啦,它的味道肯定让你印象深刻。在奈寻味美食网,还有超多美味等着我们去发现。下次再一起开启新的美食之旅,挖掘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西施豆腐

下一篇: 宜兴乌米饭

小吃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日历

2025年11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返回顶部